创办人和中日友好
日本社会反中情绪与LT贸易
高碕达之助
  1957年2月,岸信介就任日本首相后,明确摆出与中国对抗的态度,反复发表反共、反中国的言论。1958年5月发生了“长崎国旗事件”。在长崎的商店里举行中国邮票等的展览会时,一个男子把场内悬挂的中国国旗扯下来。这导致贸易谈判破裂,中日贸易就此中断。

  中日贸易停止,对那些以中国进口的“饮食材料”、“漆”之类为业的中华菜馆、中小企业和社会是沉重的打击。

  周总理提出,为挽救困境,中小企业等希望中国供给的特定物质,可以通过友好团体介绍,予以特殊关照。当时“关照物质”这个词广为流传。虽然不同于真正的“贸易”,但中日交流的命脉藉之勉强维持下来。

  1960年,岸首相强行修改《日美安保条约》,引起舆论的激烈反弹,被迫下台。代之而起的是池田勇人。他于1960年7月被提名为首相。在池田内阁时代,日本经济高速度增长,中日关系也有所改善。

  1962年9月,日本政界泰斗松村谦三应周恩来总理之邀,组团飞往中国。这是他第2次访问中国。期间,他三次会晤周总理,确认了双方会坚守“政治三原则”、“贸易三原则”的共识。

  10月,为使这一共识化为具体行动,前通商产业大臣高碕达之助率领大型经济代表团访华。
  高碕和中国方面的代表廖承志反复讨论,11月9日,签署了《中日综合贸易备忘录》。因为是由高碕与廖承志签署的缘故,故被称作“LT贸易”,即二人姓氏的第一个英文字母。尽管中日两国还未正式恢复邦交,双方皆设置了联络办事处,两国贸易披上了“亦官亦民”色彩,融资可在政府的保证下进行。中日关系由此进入新的阶段。

  高碕是关西财界的代表实业家,从战前到战后,有过在中国东北地方工作的经验。鸠山一郎就任首相时,高碕入阁任经济审议厅长官,1955年作为日本的首席代表参加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,与周总理相识,交情日深。

  高碕就住在东京信浓町的创价学会总部附近。1963年的9月(去世半年前),他来装修一新的学会总部访问,和会长池田交谈。高碕已经78岁,池田才35岁,年龄比父子相差得还要大。

  高碕向池田传达了中国情况和会见周总理的情形,并语重心长地说:“日本必须和中国恢复邦交,双方关系有必要好起来。但是,路途遥远,还要费时间,可我的寿命是有限的,怎么也需要新的力量。希望你充当中日友好的推动力!”池田回答说:“明白了,请放心,我一定做!”

  翌年1964年2月,高碕逝世。4月19日,中日两国决定设立“LT贸易”联络办事处,并派驻交换记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