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周樱”——一棵种植在日本创价大学的樱花树,蕴藏着池田与周恩来总理深厚的友谊,也是中日万代友好的象征。
高占祥是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,1979年4月,时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的高主席领团访问日本,在创价大学会见了池田大作。两人共栽赞颂周恩来夫妇的两棵樱树,命名为“周夫妇樱”。高主席感慨良深,即兴作了一首诗︰
巴金,原名李尧棠,积极参与和推动新文学运动,笔下的长篇小说作品激流三部曲──《家》、《春》、《秋》家喻户晓,是现代文学界的经典巨著。
1998年,金庸与池田对话录《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》出版了。这本书围绕着香港回归中国问题、师徒友情、佛教生死观、青春时代的追忆等。
赵会长是佛教界首屈一指的理论家,他大力弘扬“人间佛教”,认为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为民服务。
“有了爱就有了一切”──这是中国女作家谢冰心笔下的名言。
“我与池田大作先生初次会见是在1980年4月23日。那次见面,池田大作先生对中国的了解以及在哲学、文化艺术等方面学识之广博,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,特别是先生对中国文化以及对敦煌的热情,使我们首次见面时就好似多年好友一般,‘一见如故’,开怀畅谈起来了。”
饶宗颐教授是蜚声国际的汉学家,曾获法国儒莲奖,在中外学术界皆赫赫有名,文学和艺术都拥有深厚的造诣。
少年曾饱受战争苦难,虽因而辍学却又爱好文学,值遇良师引导,敬仰鲁迅、周恩来等人──这都是池田与中国史学泰斗章开沅教授的相似之处。
1978年9月18日,池田于第四次访华时,在北京大学校园内邻接未名湖的临湖轩,受到中国国学大师季羡林教授温暖的欢迎,两人首次会面,刻下了难忘的回忆。
1980年4月,池田第五次访华的最后一天,与当时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博士谈了他留学日本的情况。
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,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。”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名誉院长、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的信念。
池田大作与中国日本友好协会(简称“中日友好协会”)的交往,可追溯至1970年代。